《北京纪事》杂志2021年02期最新目录订阅 / 杂志目录

3年前 阅读 / 226 来源 / 原创 文 / 越读党订阅

目录刊首荐读丨北京的春节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起码正月初六才开张。假期不预备下几天的吃...

目录
刊首荐读丨北京的春节
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起码正月初六才开张。假期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
焦点丨北京年味
庙会里各种杂耍、吃食的摊位热闹非凡。 编者按 我们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逛庙会的人,摩肩接踵。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的是,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
焦点丨老规矩:老北京的春节怎么过
春节里的花会之一——跑旱船的(选自《残冬京华图》) 春节,俗称“过年”,过年最早叫度岁。传说早在尧舜时代,就有庆贺春节的风俗了。晋朝宗怀在《荆楚岁时记》里,较详细地记下了这一风俗:放爆竹、挂桃符、穿新衣、饮屠苏酒、食五辛盘,相互揖拜…… 旧...
焦点丨《残冬京华图》中的年景
老北京风俗画家王大观,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在他的著名风俗画长卷《残冬京华图》中,无处不体现着对北京的热爱和对老北京市井生活的眷戀。说起老北京生活习俗,过年可是一个热闹话题。《残冬京华图》所描画的正是老北京20世纪30年代初,岁末年初过年时...
焦点丨晚清国子监的“守岁”
选自《孔庙和国子监要览》 “太学”一词源于西周,后来成为国家最高学府的代称。北京国子监被称为“太学”,是元、明、清三朝最高学府和国家教育的管理机构。自明代起采用了“监学合一”的制度,被清代所沿袭直至清末。 国子监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不过,这...
焦点丨北京春节期间的应节戏
春节拜年(选自《残冬京华图》) “封箱”前要唱“反串”戏 张永和 过去把过春节叫过年,对于阳历新年反倒不大重视,因为春节是中国人最隆重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腊月二十三过去叫小年,小年一到中国人就全都进入年事活动,大伙忙着过年,要准备的事太多了,...
焦点丨大年闹春话厂甸
袁家方 快过年了。逛厂甸的念想又时不时地浮上心头。 过年,对北京人而言,逛厂甸是必须的节目。甚至年节见面,也多有“逛厂甸了吗” 的问候,好像过春节没逛厂甸,就是一大缺憾。怪不得“厂甸”在2006年就首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踏歌灯会...
焦点丨运河庙会与民间艺术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通州运河文化庙会在运河文化广场举办,每天都是人挤人、人挨人,我去了好几趟愣是没逛够。 我逛庙会特喜欢民间的那些老玩意儿、老物件和传统小吃,因为里边有我童年的记忆。 庙会彰显悠悠底蕴 记得小时候过年,通县新华大街的闸桥、万寿...
焦点丨京城特色庙会二三事
老北京庙会是京城春节最具年味儿且不可缺少的一道风景,它既有浓郁古老的民俗,又有民间宗教文化习俗。 都城隍庙位于当年沟头城隍庙街路北(今复兴门内成方街),为元佑圣王灵应庙,后改为大都城隍庙,内供奉着守护北京城的城隍老爷。明代《燕都游览志》记载...
焦点丨老北京春节的年货与习俗
门前车马喧嚣,送往迎来,大包小盒,都是拜年送礼的(选自《残冬京华图》) 年前的年货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
焦点丨旧京除夕“祭神”与春节“特供”食品
农民挑着一担担芝麻秸和松柏枝入城叫卖,这是专供“耦岁”,“踩祟”用的(选自《残冬京华图》) 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北平,人们是如何过年的呢?除了这些民俗之外,大年三十晚上的“祭神” 也非常有特色,这项活动是全年仪式感最强一场民俗活动。但随着科学技...
焦点丨飘香记忆话酱货
朝阳初升,北京城又迎来了新的一天,大爷大妈们早早走出家门,练早儿遛弯儿。红领巾们坐在二八大梁上,被父亲有力地蹬着自行车送进了学校。虽然冬日的大清早儿有点寒意,不过那烟筒中生炉子的白烟却给这北京清晨多了点灵动。忽然车铃一响,头戴白色小帽兒的 ...
焦点丨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
饺子是春节的“主角” 我从记事起就知道,过春节的时候,包饺子、吃饺子是一项必不能少的重要内容。老人们怎么做,我们也跟着怎么做,就这样将其原原本本地承袭了下来,哪怕条件再差,过春节也要吃饺子。如今,我也进入了老龄人行列。可喜的是,儿孙们还能够...
焦点丨前辈的拜年
(選自《残冬京华图》) 我的父亲82岁,母亲78岁,这回是他们第一次从山东来北京过春节。我和妻早早就准备了丰盛的年货,除夕那天,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吃完年夜饭,父亲微笑着说要做三件事儿,希望我能配合他。 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姨夫姨母打电话拜年。 ...
焦点丨1963年的北京春节
那一年是1963年。我13歲,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国民经济开始复苏,以前根本见不着的东西,街面上能看见了。 那年的春节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腊月十几我记不清了,但是牛街副食店传来了一个消息,每家每户按人口计算,凭副食本,每人供应半斤花生、2两瓜子...
焦点丨四合院里过大年
2021辛丑牛年即将到来,在经历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特殊的战役后,我们更加期盼辛丑牛年新春的到来。我的童年时代是在老北京四合院里度过的。那时候我家住在崇文区花市关帝庙街的一个老北京四合院里,院里住着8户人家。平日邻里互助、和睦相处,谁家有...
焦点丨父亲送的过年礼物
老北京歌谣曰:“小孩、小孩你别烦,过了腊八就是年。”北京的春节从腊八开始。 回忆,并不是人老的标志,反而是人生完整的标志。因为回忆令美好事物,始终活在“当下”,活在诗意之中。年的味道,深深地扎在儿时、少年时的心灵中,时不时绽放出来,占据着我...
焦点丨京西煤矿的春节记忆
又是大年除夕,又是一个轮回。如今对过年的那种感觉,已渐行渐远。再没有小时候,从过完年就期盼着下一个年来临的念想。那是一个物资匮乏的时代,也是一个精神富足的时代。我对童年和少年的记忆,已留藏在京西的一座煤矿里。 少不更事,并不知晓何为过年。只...
焦点丨岁月变迁中的北京年
作者手绘过年图 春节佳节即将来临,我这七旬之人更是感慨万千。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儿时的春节,那时我们祖孙三代和几户老街坊住在南锣鼓巷的一个老四合院中。记得有一次年根将到,天降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清晨我和院里的几个小伙伴背着书包,刚走到院门外,就...
焦点丨声色留香品春节
贴对联,传承的不只有年味 春节——相信当这两个字出现在脑海中的时候,每个人都会联想到各种各样的镜头,或是热闹非凡,或是浓情蜜意,或是亲情暖暖,或是长假之中放飞心情的快感…… 与北京人直去直来的性格相同,北京的冬天也显得格外的具有鲜明特色,西...
古都丨火锅简史:铜锅乾坤与人间清欢
1火锅器型渊源考 火锅作为一种“涮” “煮”食物的容器由来已久,从其“形状”上看,上锅下釜,即以炭火或其他燃烧物为主要燃料,自下而上将“锅”中食物加热煮熟,同时,食客围炉聚而食之……这样的器型的渊源,可上溯至西周,以故宫博物院和陕西宝鸡青铜...
古都丨旧西单大街曾经的美食
春节将至,每日简单的三餐已让我感到乏味,偶有食欲的冲动,便追忆起儿时西单一带的美食,并远隔时空的精神“会餐”一番。 一般人常说的“西单”,南至宣武门内大街,北至西单北大街,合成为京城非常有名的西单商业街。 西单南北大街两侧有很多著名饭庄,自...
古都丨钟鼓楼大修秘事
编者按 2020年是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70周年。一场以传承京味儿文化、品味京派艺术、寻找北京记忆为使命的互联网大型征文活动“我的京彩时刻”,于2020年岁末在今日头条举行,吸引超过两亿人次网友参与。 “我的京彩时刻”由北京市文联指导...
古都丨焊洋铁壶的老人
刘一达 焊洋铁壶跟修笼屉、锔盆锔碗、钉马掌、修雨伞,以及洪炉(铁匠铺)、鞋铺等行当,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便陆续在京城隐退了。不是这些老行当自己不争气,而是社会的发展把它们给淘汰了。 这些老行当,当年可是跟老百姓持家过日子就伴儿的,您说谁家...
古都丨诗文中的护国寺
老北京的庙会久负盛名,有人说这里杂乱,但乱中蕴含着人间烟火的滋味,蕴含着千姿百态的色彩;有人说这里喧闹,但闹里拥有着百姓们的心气儿,拥有着家长里短的亲和……尤其是到了年节,热闹的庙会更成为了北京老少爷们儿、大姑娘小媳妇的“交际场”,他们聊着...
古都丨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北方過大年,最喜扭秧歌。秧歌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明清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吴锡麟《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 “秧歌”的起源,据说是古代农民在插秧、拔秧等农事劳动过程中,以唱歌来减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之苦,这一风俗渐渐就形...
古都丨牛年赏“牛”火花
2021年是我國农历的辛丑年——牛年。各类与牛有关的火花也在此时受到收藏爱好者的特别关注。 早期的“牛”火花 牛是人类接触较多的动物之一,其在我国民间有“牛耕年丰”的吉祥含义。因此,清末至民国期间出品的火花中,以牛为图的数量很多。如隆记行出...
古都丨《燕都》:一本未被遗忘的老杂志
《燕都》杂志创刊于1985年8月,双月刊。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定价4角5分。累计出版45期,历时7年,1992年12月停刊。 《燕都》以作者亲历、亲闻、亲见的记述形式,记录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在作者阵营里,有俞平伯、钟敬文、吴晓铃、...
古都丨南锣的故居
南锣鼓巷地区的后圆恩寺胡同是我的出生地。此胡同路北有茅盾故居和文物单位蒋介石行辕。我恰恰就降生在茅盾故居这座老四合院内,我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也曾在前圆恩寺小学读书。先说说我了解的茅盾故居这个老院,这是清末举人李实臣的住宅,是三进院落。我小...
古都丨说文解字话中轴
正阳之阳 正正方方一座城 记得20年前第一次去西安的时候,刚下火车,虽然经过一昼夜、1000多公里的路程,但是走在大街上,一点没有陌生的感觉。北京和西安的大街,都是方方正正的,甚至有的地名都一样(钟鼓楼,对,后来知道南京也有钟鼓楼,南京还有...
古都丨京西有座抗疫主题纪念馆
走遍了北京的南北西东,也到过分布在城里和郊区的100多个博物馆和纪念馆。让我最惊讶、最动情和最感动的却是位于京西石景山区八角街道八角中里社区的“抗疫同行,感恩有您” 为主题的抗疫纪念馆。 源起 当我走进八角街道中里社区,说明来意,社区书记李...
人文丨导演刘家成:抓住老北京的魂儿
暖阳拂过胡同里的青砖黛瓦,鸽哨划破天际,院落间传来阵阵私语——关乎家常,关乎菜蔬花草,关乎苦乐哀愁……在导演刘家成的镜头里,属于四九城的记忆,正在悄然苏醒。 如今回望,“京味题材”更像是命题。“我生于斯,长于斯,我的灵感和本性都源于斯。”刘...
人文丨穿行于影碟岁月的金基德
金基德(1960-2020 年) 人生有许多告别,是黯然发生在心里,一扇门的开与合,并没有在外部现出形迹,也自此就隔绝了音讯,隔绝了要再继续关注的心情。岁末,听到朋友转来的金基德导演猝然离世之讯,我竟然半天没有反应。仿佛一个已是遥远世界的人...
人文丨传统马勒的回归
一 刘雪枫 随着国家大剧院的运作系统渐入佳境,我终于可以全心全意地去盼望我所向往的音乐会如期而至。为什么这样说?难道我还可以三心二意地去等待一场音乐会?个中滋味说来话长,总之,一场音乐会是否如人所愿般精彩甚至完美,取决于多种因素,并不是仅凭...
人文丨迟子建:烟火漫卷的迎灯
周晓华 2020年,她的长篇小说新著《烟火漫卷》在京发布,这是继 2015 年《群山之巅》后,她推出的又一长篇。 分享会上,子建讲给读者这部长篇的缘起,“我是 1990年来到哈尔滨的,至今已经生活30 年了。你想,30年孕育一个生命,如果你...
人文丨冯骥才的两支笔
十年动乱中简陋却温暖和文艺的津门蜗居,温润娴静,总是可以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妻子,长着外国脸的钢琴家和他那神秘而美妙的琴室,甚至大地震后的奔走,对房管员送烟…… 看《艺术家们》,才翻了几页,一个强烈的念头就冒了出来:这分明就是冯骥才和...
人文丨 纪事书单(2021年2月号)
《不变与万变》 葛剑雄 著 岳麓书社 2021年1月版 内容简介:“万变”之长河,“不变”之中国。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讲述中国历史的血脉精神,在兴衰、传承与变迁中,寻找中国历史的源与流。 如果我们把古代中国比作一个像人体一样精密...
人文丨留守儿童的自我拯救
1 说到留守儿童,相信大多数人脑海里会情不自禁联想到贫穷、孤独,而事实上远不止这些。由于缺乏陪伴和监管,一些留守儿童性格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轻者悲观厌世、内向冷漠,严重者叛逆桀骜、蛮横自私,有的旷课、辍学,甚至有的走向违法犯罪。也许有人会说,...
人文丨吴组缃慧眼识珠
吴组缃先生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文学》杂志社工作,编辑部每年都举办一次小说评奖活动,将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 吴先生是评委。一天,编辑部主任周雁如命我到北大燕南园给吴先生送备选篇目和《北京文学》合订本。到了吴先生家,满头华发的...
人文丨名家唱响《大运河》之歌
北京的发展离不开大运河的滋养。 2019年1月9日,《大运河》大型交响声乐套曲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首演。参加演出的歌唱家有王宏伟、王丽达、黄华丽、钟丽燕等,著名指挥家邵恩执棒国际首席爱乐乐团演奏。“欸乃的桨声,那是水在说……”大运河作为著名的...
人文丨焦雄:画笔下的圆明园
笔者与焦先生合影 1992 年 《北京西郊宅园记》《圆明园史迹图考》 20世纪90年代中期,焦先生出版《北京西郊宅园记》,此书一经出版,轰动一时,引起学术界极大反响。 焦先生不仅研究北京私家宅园,对京西圆明园的独立小园也有研究,且绘制成图。...
人文丨两幅长卷绘“海子”
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历史系教授董玥在《民国北京城:历史与真相》中指出,在天桥这个地方,“过去”以旧的物品的回收与再流通的方式,得以在“现在”存续下去,并成为后人固化城市记忆、再现北京城往日辉煌的重要依据。 似乎是为了和天桥市场南北呼应,...
人文丨北京冬季展览三种
七个文献展:新中国新艺术新历史 与《上海电影地理之今天我休息》对应的海报 由艺术家程新皓、杜修贤、高树杰、黄嘉彦、鞠婷、李然、林奥劼、吕厚民、蒲英玮、石青、展示癖联袂的7个文献展在泰康空间开幕。7个文献展分别陈列在7个独立的单元,分别是戴西...
生活丨王月华:优秀巾帼志愿者的领头人
2019.2.18 元宵节喂老人吃元宵 王月华,1965年5月出生于北京延庆,北京市康庄镇康大姐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多年来,她带头践行绿色生活,积极宣传环保知识,传播绿色理念,及时培养、树立、宣传身边的典型。王月华带领她的“康大姐”们以“立足...
生活丨孟令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孟令臣,生于1988年5月,中共黨员,工作于怀柔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垃圾分类指导中心。从2018年开始,共组织开展夜间餐饮企业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规范管理联合执法检查80余次,经过不懈的努力,怀柔区违法清运行为直线下降。此外,孟令臣还深入社区、村...
生活丨王春杰:播绿行动践行者
王春杰,1986年6月出生,北京市平谷區第五小学教师。自从2009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和播绿行动打了整整十年交道。王春杰坚持以奉献和互助为理念,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2017年底,为提高“爱绿、护绿、兴绿”的生态意识,她成立了平谷五小桃...
生活丨王猛:最好的公益是身体力行
王猛,生于1992年6月12日河北。现就职于北京市通州区中流砥柱社会工作事务所,自2015年参与环保工作,参与志愿工作5年之久,他的志愿北京工时是2800多小时,地铁志愿者积分两万多。“上学的时候就得到过社会捐助的奖学金,那时我就埋下了将来...
生活丨于玉玲:“垃圾换有机”之路
于玉玲,被人称为时尚老炮小鱼,1973年生人,就职于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服装时报社,参与垃圾环保工作超过14年。在2006年,她就以志愿者方式开始走访调研京郊垃圾场,2011年联合发起创办时尚环保联盟,并创办品牌项目“垃圾换有机”。2013年项...
生活丨狗的照片与人工智能
上世纪90年代,当时互联网的发展状态是这样的: 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了国际互联网。 1997年,网易成立。1998年,搜狐成立。同年11月,腾讯成立。12 月,新浪成立。1999年,阿里巴巴成立。QQ的第一个版本 OICQ发布。 200...
生活丨疫苗,人类集体智慧的终极呈现
引: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宣布首款新冠灭活疫苗获得批准附条件上市,我国全民接种工作吹响号角。你收到接种新冠疫苗的通知了吗?是否对接种存在疑虑?疫苗是不是只关乎个人的健康与自由?本期我们就来讲讲疫苗这个全球焦点问题。 新华社照片,长沙...
生活丨没有围墙的公园
一 王占黑 前不久去看了施翰涛老师在多伦美术馆的公园展。美术馆“进入”公园,是一个特别日常却又十分丰富的选题。十几位艺术家从各自的感官出发,进入上海大大小小的公园去创作。公园是一个展场,而在公园看展又是一种闲逛,这种顺畅的互通令人高兴,也愈...
生活丨在记忆构建中重新发现自己
电影《拆弹专家2》中刘德华饰演的拆弹专家潘乘风在一次重大的恐怖爆炸任务执行中,因严重脑震荡失忆了:他忘记了过去;但是他能记住所有的技能,比如他精湛的拆弹技能,日常生活能力。大家很好奇,脑震荡后真的会这样的吗? 不完全是。主要有以下两个差异:...
生活丨赴河北顺平扶贫助残纪行
携手 家中慰问 “今天,我们要看看去年为400名残疾人配备的轮椅是否需要维修,还要看看今年为200名残疾人家庭安装的无障碍设施是否已经使用,8名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是否落实。” “是呀,在走访慰问和工作座谈中,我们要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生活丨最爱四季分明的北京
北京春天的美,是我后来才发现的。虽然短暂,虽然多风,可是生命的力量呼之欲出。街边或者你家的楼下,总会看到一两棵的迎春或是玉兰。然后柳树抽芽了,碧桃也来为春天增加颜色。春天是娇嫩嫩的,银杏绿绿的扇子小小的,海棠粉色的花海这时最绚烂,不需要專门...
生活丨见字如面
“見字如面”,不知现在还有多少人习惯用这个词语?可以说很多词汇的生命力与运程也是随时代发展而兴衰的,从信札的习惯用语到颇具历史味道的符号。 因为与文字有关的故事,我曾深入云南大理深山中一处名为剑川的地方。漫步古城之中,不时进入眼帘的各色对联...
生活丨剪纸奇人郝兰英
郝蘭英的作品包罗万象,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在她的巧手里却出神入化,剪出了世间的喜怒哀乐、百态人生。 剪纸的起源 郝兰英的剪纸,起源于水纹雨点剪纸,这在京郊独树一帜。说起缘由,我们把时光倒回到清光绪年间。那年,天气久旱无雨,庄稼颗粒无收,村里饿...
生活丨电影营销大咖的救赎
在電影圈里,安玉刚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营销大咖。他有一双点石成金的手。他先后和陈可辛、麦兆辉、张一白、宁浩、徐静蕾、李少红等知名导演合作,将《杜拉拉升职记》《叶问2》等影片推向市场。曾经全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总有几部电影是安玉刚的营销。安...
生活丨用镜头讲述胡同“最浪漫的事”
最喜欢光影下的北京胡同 一条在某些人眼中已然残破杂乱的胡同,在石帅的眼里和镜头中却如一册史籍,默默讲述着这座城的日升日落;如一册散文书,洋洋洒洒心有波澜地赞美着光阴的故事;如一段诗,表达着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不眠的情话,那是与胡同有关的最浪漫...
生活丨揭秘特警的魔鬼训练月
射击训练 在2020年海淀公安分局反特巡支队特警大队迎来了4名从北京警察学院毕业的新战友。在经历了5个多月不间断训练后,4名特警队员迎来一年一度的特警魔鬼训练月,而这个魔鬼训练月对于4位新人来说,将是他们对几个月来训练成果的检验。 成功永远...
生活丨缅甸旅行杂记
到一些欠发达国家、地区旅游,经常被司机拉到当地的集市或小市场,说是让游客们领略一下风土人情,顺带还可以买些当地特色的东西做纪念。每每到了这个环节,我都很烦躁。 一次在缅甸下乡,途中在一家道旁小店打尖歇息。老板热情地端上丰盛的特色小吃,其中的...
生活丨游云梦山
云蒙山,位于京郊密云和怀柔交界处,古称“云梦山”。如今,也有人把云蒙山,叫云梦山。我个人,喜欢云梦山这个名字。 对于山,我的感觉非常简单,只要是绿的就行,有水就更好了。再有点儿怪石,也就是这样吧。我南南北北的见过不少山。有不少地方,就是一条...
生活丨畅游运河话通州
燃灯塔 近年我曾几次来通州,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现保留着历史上的皇家码头。古老的燃灯塔是通州八景之一的“万舟骈集”壮观景色。曾经单位组织我们秋游,大家在运河码头乘船。岸上广场新建了牌坊,还有一座巨型的精美石雕观音像。船行在碧蓝的水面上...

 

订阅北京纪事杂志:https://www.zazhidang.com/beijingjishi-16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