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杂志2021年01期最新目录订阅 / 杂志目录

2年前 阅读 / 319 来源 / 原创 文 / 越读党订阅

目录美学论坛丨本体论薄弱的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对古典审美标准的影响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根基比较薄弱,宇宙观的大坐标系不够明确,造成历史观的时间维度和社会观的空间维度局限,缺失悬置的理想目标,文化就缺乏反思批判的参照系,升华革新动力不足...

目录
美学论坛丨本体论薄弱的中国传统哲学范式对古典审美标准的影响
摘 要: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根基比较薄弱,宇宙观的大坐标系不够明确,造成历史观的时间维度和社会观的空间维度局限,缺失悬置的理想目标,文化就缺乏反思批判的参照系,升华革新动力不足。科学真理的追求和艺术创世的勇气均受牵制,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精华...
美学论坛丨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研究综述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黑格尔艺术终结论这一命题在国内作为研究热点主要围绕本质观、比较观、现代性的视角展开。学者们争论的多元化理论气氛,拓宽丰富了黑格尔艺术终结这一命题。与此同时我国对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研究也存在着不足:首先是缺少...
美学论坛丨论自由作为谢林喜剧的精神本体
摘 要:谢林认为自由和必然之间的斗争在悲剧中呈现为客体的必然和主体的自由之间的斗争,在喜剧中呈现为主体的必然和客体的自由之间的斗争,喜剧是悲剧的对立面。在喜剧中,主体呈现为必然的,客体呈现为自由的,主客体呈现出来的性质和其本质并不相符,主...
美学论坛丨从《论语今读》看李泽厚《论语》哲学架构与现代人文情怀
摘 要:《论语今读》是李泽厚宣称的“第四期儒学”的旗帜。李泽厚以哲学家的眼光,为《论语》重新建立了一个以塑造文化心理结构为基础的完整的、循环的哲学架构。这个结构的前提是“一个世界”的世界观,内核为“情本体”,目标为悦志悦神。此架构具有开放...
审美视点丨 “势”:作品《白水》《微尘》的生命美学探究
摘 要:《白水》《微尘》是林怀民退休前最后一次带领云门舞集在大陆演出的作品。两个本各自独立的现代舞作品,同场演出,呈现出强烈的戏剧效果。无与伦比的舞台效果,深刻的内涵,将云门舞蹈的精魂又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于舞台之上。“势”是中国美学中的重...
审美视点丨诗化乡村的语图呈现
摘 要:1982年,铁凝发表成名作《哦,香雪》,该作品荣获全国短篇小说奖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曾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1985年由侯豫立改编、王玉琦绘制的《哦,香雪》连环画是其出色的改编作品。连环画充分把握...
审美视点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秋灯琐忆》
摘 要:《秋灯琐忆》是蒋坦的回忆之作,记录的是他与妻子秋芙的生活小事。蒋坦通过回忆的视角描绘了一片纯净无扰的美好乐土。书中夫妇俩自然和谐的生活场域、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无处不呈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生态协调,以及天人合一之美。另外他们笃信佛法...
审美视点丨论渡边淳一《复乐园》中的老年人文关怀
摘 要:作为“乐园三部曲”之一,《复乐园》并不是渡边淳一小说中最具文学价值的著作,却是其最具老年人文关怀的作品。从对“乐园”的寻求,到多样的老年夫妻情态的呈现,再到老年人爱情与生命的角逐,最后到时间与欲望之间的斗争。日本作家渡边淳一从自身...
美育研究丨席勒的“完整人”对“现代人”的救赎
摘 要: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18世纪法国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应运而生,其中对分裂人性的分析、对人在现代社会困境中的关注等审美现代性话语的阐释对当今社会而言不乏鲜活的时代意义。随着工具理性的日渐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逐渐在现代社会的...
美育研究丨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及其美育作用
摘 要:红色文化是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美德精神的复合体,具有较强的时代价值和审美特征,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美学史研究丨中国古代诠释思想浅析
摘 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辉煌,古人为我们留下的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蕴藏了丰富的有关语言与世界、文本与理解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既有生动的诠释事例、大量的诠释经验,也在诠释实践基础上论述了诠释学内涵,探讨了诠释学思想,形成了颇具中国特...
美学史研究丨古代印度女性美的审美标准
摘 要:在古代印度的男权社会中,女性被物化为丈夫的附属品。女性从相貌、形体到道德行为都被一套严格的审美标准所束缚,女性形体上以身材丰腴、肉感突出、曲线明显、四肢柔软为美;相貌上以符合动植物美的特征为美;道德行为则以顺从丈夫为美。这主要与古...
审美与艺术学丨老庄自然观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体现
摘 要:老庄思想对我国传统绘画有着多方面的渗透,很多画家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于是在绘画上也潜移默化地将其思想体现出来,这样既扩大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力,又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得以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老子...
审美与艺术学丨浅析第一次素描与色彩之争的诱因和发展
摘 要:文艺复兴时期爆发的素描与色彩的争论是西方美术史上关于此问题的一次重要讨论,这场争论是关于在绘画中素描与色彩谁更重要的问题,实质是谁能更好模仿自然的讨论。两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巨大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进步与繁荣。 关...
审美与艺术学丨笔游准绳之内,魂栖法度之外
摘 要:界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特殊门类,于隋唐时期就已独立成科,其发展历程与建筑史息息相关。宋代以后,随着文人画逐渐兴盛,界画的艺术地位日渐式微,世人论画常有“山水打头,界画打底”的说法。有人说清代界画是中国古代界画发展史上的绝响,如...
审美与艺术学丨试论高更对塔希提文化的解读与再创作
摘 要:作为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高更活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艺术生涯的最后时期——塔希提时期,一直是研究高更的一个高频切入点。从表面看,高更塔希提时期艺术作品的奇特精神性是塔希提文化的折射,其实质性关联却要追溯至...
审美与艺术学丨再识光影的艺术价值
摘 要:西方绘画发展的进程中有一个明确的分水岭,就是实现了将光影元素真正引入绘画。光影价值探寻的过程是西方写实绘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对光影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懵懂到成熟、从室内到室外、由静态到动态的研究过程。绘画因为发现了光才发现了...
审美与艺术学丨方薰《山静居画论》中的形神观
摘 要:方薰认为形与神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不同却又不可分割。在绘画理论中,形似是神似的基础,没有形似,则神似无从谈起;神是形的内在本质,神似是对形似的超越,没有神似的画没有生气。其形神观的核心乃是遗形取神。 关键词:方薰;山静居画论...
审美与艺术学丨石涛《设色云山图》之道家美学展现
摘 要:石涛是清朝著名绘画大家,世人熟知其佛教徒身份,而忽略其与道家的联系,徐复观先生在《石涛晚年的出佛入道的若干问题》中论述石涛晚年应该是道家弟子,认为石涛改号“大涤子”正是他出佛入道之后的名号。朱良志先生又通过九大证据论证石涛晚年确有...
审美与艺术学丨论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中的重要性
摘 要:肩部动作是蒙古族舞蹈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动作之一。对肩部动作的探讨研究,是对蒙古族舞蹈传承与发展的有效保障。结合人类文化学探究肩部动作在蒙古族舞蹈历史中的体现,并把蒙古族舞蹈中肩部动作细分开来逐一详解其在舞蹈中的运用。做到在传承中学习...
审美与文学丨《雪国》中“徒劳”的多重建构及成因
摘 要:《雪国》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最负盛名的小说。作品以悲观主义的笔调,叙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恋情。作品中主要人物叶子、驹子以及岛村身上都表现着不同的徒劳,而作者表现这种“徒劳”的情绪则受到了时代、文学思潮、日本古典文学、个人经历等因素的...
审美与文学丨19世纪英国女性小说中的庄园文化
摘 要:描写西欧封建庄园是19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简·奥斯丁、勃朗特姐妹和乔治·艾略特的小说中都有对庄园风物的整体性描写,它们既是爱情和婚姻萌芽、发展、破滅的特定时空,也是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特征、人生追求的象征隐喻...
审美与文学丨论沈从文与佛教文化
摘 要:沈从文与佛教文化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佛教义理的独特价值观念不仅深刻影响了他的人格心理和思维方式,而且还渗透在他的作品中,其中尤以小说集《月下小景》为代表。同时,《月下小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沈从文对佛教文化的批判性选择。 关键词...
审美与文学丨接受美学视阈下《边城》
摘 要:“空白”与“未定点”增添着作品的含蓄美,激发着读者的想象力,给予读者更多的参与权与参与感。读者通过阅读时的文本重建,不断产生着并改变着自己的阅读期待。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边城》是一部存在多处“空白”与“未定点”的叙事作品。这些“...
审美与文学丨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本事发微
摘 要:李煜的《虞美人》作于汴京,此时江南已经成为宋朝的领土。在攻打金陵时,宋师采取的是威胁利诱为主的策略,金陵城池并未受到严重破坏;降宋三年,文武官吏见厘务者并仍其旧。词中“雕栏玉砌应犹在”,乃写实。“朱颜改”一句既指旧人不在,又指江山...
审美与文学丨诗可以观:论《诗经》中的“物化”审美
摘 要:《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的著作、论文不胜枚举,但对其所蕴含的“物化”审美研究一直阙如。在《诗经》的婚恋诗和“哀”“怨”诗中,诗人们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出某种模糊的情感,往往会将这份感情“物化”为具体可感可知的...
审美与文学丨浅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的叙事视角
摘 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部小说整体上运用全知视角羼用第三人称人物有限视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叙事艺术,同时视角的转化与越界也成为林奕含小说的重要叙事策略,它突破了固定视角模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达到了作者所预期的目的...
审美与文学丨论《儒林外史》的科举与堪舆之关系
摘 要:明清时期,堪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儒林外史》等明清小说中有着大量的关于择吉地、择吉日、迁葬等堪舆活动,其目的是让自己和子孙后代改变命运,获得功名利禄,致使堪舆成为改变科举命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堪舆与科举关系的探讨,可以从新的...
审美与文学丨《秦腔》中的“溃败”描写与《山本》阅读体验
摘 要:《秦腔》作為当代知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众多代表作中的一部力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着重从农业经济、秦腔文化与伦理道德三个维度突显以清风街为代表的乡土文明走向“溃败”的过程。《山本》与《秦腔》两部作品均出自贾平凹之手,因此在写作内容与创作技...
审美与文学丨刍议现代诗歌的诗性功能
摘 要:中国的现代诗歌经历了几次大的美学转变,各个时期的诗歌有着不一样的审美追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现代诗的样貌。雅可布森提出的诗性功能为学界提供了阐释诗歌的新思路,他从语言的指向性、对等原则等方面说明了文学语言中诗性功能的表达。以第三...
影视美学丨去身·具身·拟身
摘 要:科幻电影中的非人形象以去身、具身与拟身的身体形式质问了人类身体的边界问题。从《太空漫游2001》中的“HAL9000”到《银翼杀手》中的基因仿生人,再到《头号玩家》《阿丽塔》中的虚拟身体与人机混合体,身体不再专属于人类,它逐渐被机...
影视美学丨黑泽明《用心棒》的叙事性分析
摘 要:电影《用心棒》是黑泽明经典作品之一,它采用古典模式叙事架构,讲述流浪武士设计除掉恶势力以换取小镇安宁的行侠仗义故事。从面、线、点入手分析影片叙事构成,得出其处理故事背景有着简洁概括特点、线性叙事组织有着单纯肃穆特点、处理冲突节奏有...
影视美学丨试论《文心雕龙·物色》对影视艺术创作的启发作用
摘 要:《文心雕龙》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无法逾越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其理论思想深刻影响了诸多后世文论思想的形成。《物色》篇在其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对《物色》篇的研究前人极尽详实,学界主流看法认为《物色》一篇已有较为成熟的情景交融思想,其...
影视美学丨西方电影之中的经典母题分析
摘 要:人性作为艺术基本命题,在文化与艺术的差异中,又都呈现出各民族间相同相似的人性共识,在传统文艺理论中,人们把它们称为文学(艺术)的母题。在西方艺术的理论中亦是如此,西方影视中的经典母题是无数艺术创作者的灵感之源。西方电影艺术的稳步发...
影视美学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长叙事解读
摘 要:作为21世纪华人导演的领军人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延续了李安一贯的叙事风格,以极富隐喻的镜头语言讲述了一个残酷成长的故事,在富有温情的画面演绎下蕴含着不尽的遐想。影片聚焦于人物生存困境,传达出对于少年成长内心历程的探索与思考。派...
影视美学丨藏地纪录片《第三极》的美学呈现
摘 要:《第三极》自2015年播出以来,至今在人们的记忆里仍余韵无穷,该纪录片在美学呈现方面取得的突破使之成为国产藏地纪录片的典范之作。该片以生动具体的故事化手法讲述“天人合一”的叙事美学,以精美震撼的视听手段呈现藏地人民诗意栖居的生命观...

 

订阅美与时代·下杂志:https://www.zazhidang.com

相关阅读
#头条资讯

驻日美军司令:美将助日本监控钓鱼岛海域中国船只

【环球网报道】驻日美军也开始“搅和”钓鱼岛问题。据日媒报道,当地时间29日,驻日美军司令凯文·施耐德宣称,美国将加强对钓鱼岛附近的中方船只的监控,以此支援盟友日本。不仅如此,施耐德还抹黑宣称中国“不断入侵日本领海...

#杂志目录

《教育·综合视线》杂志2020年02期最新目录订阅

目录读者丨为模拟庭审进校园点赞“我宣布,现在开庭。”随着“审判长”法槌敲响,一场学生间因琐事发生争执导致的“故意伤害案”正式开庭。12月11日下午,一场特别的“庭审”活动在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法庭拉开帷幕。与往日...

#杂志封面

《百年潮》杂志_百年潮2023年04期杂志封面

《百年潮》杂志_百年潮2023年04期杂志封面

#杂志目录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杂志2020年09期最新目录订阅

目录前沿论坛丨教育人工智能支持人类学习机制的两种效应*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人工智能(EAI)逐渐走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EAI是一个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学习科学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是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

#头条资讯

58同城被强制执行1520万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头条资讯

驾驶超载公交被拘役三个月 司机不解

“公交车有超载吗?公交车超载要被判刑吗?”湖南常宁6路公交车司机李福生2019年10月18日被常宁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三个月。服刑后,李福生去交通队重新学习交规考试时才知道,公交车与营运客车不同,公交车的荷载人数为...